福特级 核动力 航空母舰
福特级航空母舰全名为杰拉尔德·R·福特级航空母舰(Gerald R. Ford-class aircraft carriers),在其第一艘“福特”号(USS Gerald R. Ford)正式定名之前,本级航空母舰原本被称为CVN 21未来航母计划(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,其中“21”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母设计)。
本级航空母舰的第一艘“福特”号于2005年8月11日开工建造,2013年11月9日正式下水,2017年7月22日服役,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。本级航母计划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,取代尼米兹级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骨干。
2016年1月完成1400万英尺电力光纤电缆安装,这一长度超过了地球与国际空间站之间距离的10倍。据称,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高达130亿美金2017年4月8日,福特号航空母舰开始进行海试2017年7月22日,福特号航空母舰正式进入美国海军服役。
航母“福特”号将采用了多种高新技术: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(以前都是蒸汽弹射)、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(以往美国是PWR42W型的压水堆核动力推进装置,其他国家多是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)、带状电力分配系统(全电力化推进的军舰)、有源相控阵雷达、F-35舰载机、舰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信息栅格化航母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。
2017年4月8日,4月8日,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杰拉尔德·福特号(USS Gerald R. Ford)载着超过千名船员,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码头启程,首次到蔚蓝大海试航。美《防务新闻》周刊网站报道,美国海军昨日宣布,其最新一艘航空母舰“杰拉德·福特”号的交付时间将推迟6到8周时间。在开始海试前,这艘航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。美国厂商透露,“福特”号航母已完成95%的建造工作并耗资约130亿美元,超出最初预算24亿美元。为此,厂商采取多种措施,希望降低后续航母成本。